會員登入

帳號為身分證字號 或 護照號碼

沒有帳戶嗎?請先按此註冊

(線上講座)在地好飲食裡的永續精神

主辦:信義學堂


信義學堂成立至今已十一年,六大系列裡的社區關懷系列,其中「在地好飲食」專題講座的規劃,不斷與社會大眾溝通:吃在地、食當令的概念。期待經由日常的「食」,喚醒大家對土地和環境的關注。

這一季,信義學堂邀請資深飲食編輯馮忠恬,共同策劃三場飲食裡的永續精神專題講座,其中兩場分別由獨立記者陳志東、EMBERS主廚郭庭瑋與大家分享。

三場議題將從「飲」與「宅」的永續精神談起,再從日本的「食育基本法」對照台灣的「食農教育法」,認識自己與土地的關係。最後,回到在地好飲食專題的精神:吃在地,食當令,告訴大家台灣還有哪些你從未想選擇的B咖食材,也是豐富我們日常餐桌的美好元素。

(線上講座)跟里長買菜,住綠色家屋!永續趨勢與好生活指南

開課日期:2022/09/16 (五) 19:30 ~ 21:00
主講人:馮忠恬 - 資深飲食編輯、維斯塔行銷顧問有限公司內容長

本線上講座為Tixfun友好合作夥伴信義學堂主辦報名成功者,信義學堂將於活動前一天發送線上講座連結提醒函至手機。

講座內容: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(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, SDGs),感覺好像距離我們很遙遠,事實上,他是國際間達成共識,希望能讓個人與群體間過著更好生活的指標,他們稱其為「美好生活目標」。
裡頭談的不只是環境,還有各種社會面向的永續,包含要求合理的薪資、維持終身學習、平等待人等,SDGs的存在是為了讓每個人的「現在」與「未來」都能過得更好。
讓我們實際認識SDGs的永續精神,並以「飲」與「宅」為例,談疫情後的食材箱、如衛星般分佈的團購主、蔬食的興起、國際的趨勢等,透過簡明好操作的永續指標,將生活過成一首美麗的詩、喜歡的音樂,或任何你愛的日子都好。

(線上講座)知道西瓜不是長在樹上有什麼用?

開課日期:2022/09/23 (五) 19:30 ~ 21:00
主講人:
陳志東 - 獨立記者、微笑台灣專欄作家
馮忠恬 - 資深飲食編輯、維斯塔行銷顧問有限公司內容長

本線上講座為Tixfun友好合作夥伴信義學堂主辦
報名成功者,信義學堂將於活動前一天發送線上講座連結提醒函至手機。

講座內容:2005年日本制定「食育基本法」,是全世界第一個將飲食教育入法的國家,當時的日本,出現了許多飲食問題,包含了孩子欠缺食慾的「小食」,父母工作繁忙,留下孩子一人用餐的「孤食」等等,看似單純的餐桌問題,其實正牽動著整體社會價值觀的改變,造成15-34歲不上學、不工作的宅男宅女、啃老族的增加。台灣於2022年4月通過食農教育法,從日本的案例可以知道,食農教育的精髓,不只是告訴大家西瓜與稻米怎麼來?更是透過飲食來改變人與人的關係並重新認識生命的意義,本次講座,讓我們走進養殖現場,理解「白蝦的數學課」、「彰化珍珠蚵與海牛汗水」、「馬祖藍眼淚與淡菜」,以產地的第一手觀察,展現各種台灣農舞台之美,認識自己與土地的關係。

(線上講座)吃當季、尋在地:B咖菜單,配角也能成大器!

開課日期:2022/09/30 (五) 19:30 ~ 21:00
主講人:
郭庭瑋 - EMBERS主廚暨創辦人
馮忠恬 - 資深飲食編輯、維斯塔行銷顧問有限公司內容長

本線上講座為Tixfun友好合作夥伴信義學堂主辦報名成功者,信義學堂將於活動前一天發送線上講座連結提醒函至手機。

講座內容:日常飲食常被蛋白質主導,我們在意好的雞肉、採購品質優良的牛、支持動保飼養的豬,但如果把象限拉大,不用豬、雞、牛、羊、海鮮等蛋白質去思考主菜,菜單的發想是不是可以有更多的可能?比如百合,在日常裡是不被注意的存在,但如果咀嚼過生的百合會發現它的風味很具辨識性,稍微燒炙後,保留一點點生,轉換出的獨特滋味,很像軟絲或章魚。比起蛋白質,蔬菜更能讓人感受到季節感,讓人保有靈活性(真的不用每季都買高麗菜),當眼界被打開,將需求平均分配到多元的物種上,不過度消耗,也是本場講座想傳達給這個世代的永續精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