會員登入

帳號為身分證字號 或 護照號碼

沒有帳戶嗎?請先按此註冊

長義閣掌中劇團-銳劇場系列《皆大歡喜》

主辦:長義閣掌中劇團


節目時長約60分鐘(無中場休息)

《皆大歡喜》特色

傳統戲曲俗諺有「三分前場,七分後場」之語,意味著後場音樂對戲劇演出具有重要地位,除了操偶的視覺性、口白、樂隊,都是構成一齣戲是否成功的關鍵。《皆大歡喜》則從聽覺形式著手,取消口白,搭配傳統北管文武場音樂,仰賴僅有視覺上對偶的姿態與行為的判斷,轉而成為「七分前場,三分後場」的表演形式跨越語言、族群、年齡的隔閡。因此,演出設定以布袋戲默劇的形式演出,期望藉由戲偶肢體語言及工藝、音樂等藝術層面的表現跨越語言的藩籬。

 

《皆大歡喜》劇情簡介

《皆大歡喜》劇情以單線敘事進行,因此對觀眾而言較容易理解,人物主要有公子、小姐及其童僕,引發戲劇衝突者虎精,以及解危者道士。

故事起先為公子與小姐的居家場景,公子磨墨、寫作,小姐梳髮洗臉,書僮與ㄚ環在旁伺候。而後僕人背著書箱隨公子一同外出,翻山越嶺、搭船渡江。一虎精出現,化身婆姐,公子與僕人休憩飲食後,僕人暈倒,公子驚慌逃跑,虎精在後追逐;幸一道士出現解危,道士與虎精各自使出法器大展神通,飛劍、飛球相鬥一番,道士又以葫蘆使虎精化為原形,最後順利收服虎精。公子與男僕向道士致謝,道士便攜虎精騰雲駕霧而去。畫面一轉,公子高中狀元騎馬回鄉,雜耍演員一同歡樂,小姐與公子會面團圓,書僮也順利抱得ㄚ環歸。

 

戲劇顧問|吳岳霖

藝術總監| 陳崇民

製作人| 黃錦章

導演| 黃僑偉

操偶指導|陳錫煌

操偶師|高鳴緯、凌名良、凌名哲

樂師|陳姿穎、梁語軒、林濰瑄、吳冠霆、劉士維、蔡涵卉


■ 學生票75折

■ 身心障礙人士及其必要陪同人(限一人)5折,進場需出示有效證件,陪同者需同時進場

■ 敬老票65歲以上長者5折,入場時請出示證件

■ 臺南文化中心會員卡、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會員8折




◇退、換票最遲請於演出日10天前辦理,酌收票價10%手續費,逾期恕不受理。

◇節目時長約60分(無中場休息)。